韋世豪遺憾未能利用任意球得分 希望能更多幫助年輕球員成長

在中韓之戰中,中國隊的得分重任歸屬引發了廣泛關註,眾多目光集中在張玉寧、王鈺棟以及蒯紀聞等年輕球員的身上。然而,比賽中表現最為搶眼的卻是年滿30歲的韋世豪。比賽的第90分鐘,他的任意球攻門險些突破趙賢祐的十指關,顯示出他在關鍵時刻的威脅性。

賽後,韋世豪對未能進球表現出明顯的遺憾。他提到,雖然機會難得,但他始終期待能夠為球隊貢獻更多。面對韓國隊,韋世豪並不陌生,除了在上屆世預賽的交鋒外,八年前在東亞杯首次代表國家隊出戰時便已與其較量,那時,他的表現為他贏得了第一粒國家隊進球。

韋世豪回憶起那段經歷時表示,盡管已經過去了許多年,但內心的感受依舊相似。曾幾何時,他是被寄予厚望的年輕球員,如今已成長為國家隊的老將。他明白,年輕球員如王鈺棟和蒯紀聞正在嶄露頭角,而他自身則需更好地適應角色,有時甚至需要從替補席出發。在與印尼的世預賽中,他也曾淪為替補,這種境遇並未因主教練的更替而有所改變。在大連集訓期間,他與王鈺棟的位置競爭使得他始終面臨壓力,最終久爾傑維奇選擇了更熟悉的老將。

雖然出場時間因謝文能的中暑得以提前,但韋世豪表示,他的上場是為了改變局勢,盡可能幫助球隊。在比賽中,他和巴頓的組合提升了中國隊的進攻火力。然而,盡管有所起色,但最終仍未能破門,令人感到遺憾。賽後久爾傑維奇也指出,雖然下半場表現有所好轉,但很大程度上是因對手放松,節奏減緩。

面對像韓國和日本這樣的亞洲強隊,中國隊想要展示最佳水平面臨諸多挑戰。這不僅是實力的差距,也受到球隊臨時組建和新任教練的影響。韋世豪指出,球隊在新教練的戰術上適應能力有限,因此在這種環境下,像他這樣的老將和具備個人能力的球員顯得尤為重要。他在隊內的角色逐漸轉變為支持年輕球員成長,為國家隊的未來貢獻力量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