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振明在世界杯後感受到的深刻啟示竟然是與世界脫軌,我們的獨樂樂真是太值得驕傲了

郭振明,那個中國籃協的“大佬”,最近可算是忙得不可開交。他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,提到了一系列“大目標”,其中最引人註目的無疑是“服務人民,奧運爭光”。哦,聽起來多麼崇高的任務,仿佛一夜之間中國籃球就能飛升上天。然而,這位主席顯然沒有意識到,這種口號化的表述在全球籃球舞臺上並不會奏效。

郭振明強調了“三個關鍵詞”——“凝聚、融通、服務”。聽上去像是某個企業的年度會議總結,而不是一個體育組織的戰略規劃。他如同一位企業高管,拼命試圖凝聚全國籃球人的“意誌”。讓整個籃球體系的智慧結合,以期“形成全國一盤棋”。是的,他可能期待全國所有籃球人的意誌可以團結成一股柔和的力量,但現實是,這就像讓不同品牌的算盤同時奏和——極為不易。

提到“融通”,他有些自嘲地指出,特別是中國男籃在世界杯中的失利,簡直是讓他們感到“跟世界脫軌”。這不是自嘲,而是切實的提醒。我們的運動員和教練似乎像是被困在了舒適區,混合著一點市場資源和名氣,活在自我安慰的泡沫中。如今,郭振明要求大家放下身段,與國際籃球接軌,沒錯,這可算是一項急迫的任務。

再聊到國家隊,郭振明提及了部門之間的溝通不暢,尤其是國家隊與青年隊之間的互動。他此言盡顯高瞻遠矚,試圖將各隊伍“緊密銜接”,建立一體化的管理模式。這聽起來像是希望能夠通過和諧的音樂來豐富比賽的“交響曲”,但如果不真正解決根本問題,恐怕最終只會是“啞聲一片”。

在急功近利和泛泛而談之間,郭振明的“服務意識”似乎成了魔法符咒,企圖激活地方籃協的“積極性”。希望把權力下放給地方,看似是在鼓勵地方發揮作用,恐怕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表現。真要讓地方協會活躍起來,中國籃球的整體狀態才會變得生機勃勃。

總之,郭振明的願景是美好的,但光有願景可不敵現實的殘酷!希望這位主席在喊口號的同時,也能將實際行動送上場,否則下次又是怎樣的“服務人民,奧運爭光”,可能就留給全體籃球迷去繼續期待了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