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劍卿:一失足成千古恨 國足隊員只求茍且偷生不求進步

毛劍卿的這個點評簡直是在告訴我們,國足的表現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滑鐵盧,更是社會心理劣質的體現。在他看來,這種“不求有功、但求無過”的心態已然成為了球員們在場上行動的“安全護身符”。

他說的沒錯,球迷們常常對國足的表現感到失望,指責他們踢得乏味、毫無觀賞性。可他們就真不知道這背後的苦衷嗎?在中國,傳控戰術和青少年培訓的現狀密切相關,而這個聯系可不是那麼簡單就能解釋清楚的。

想想,如果技術水平是高的,那又怎樣?誰敢去嘗試傳控?失誤了?那保準第二天就被成千上萬的網友輪番炮轟。誰願意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?沒有人敢輕舉妄動,寧願在後場當個“隱藏角色”,也不想在關鍵時刻被對手“偷走”球權。這樣一想,責任感自然就沒人願意背了。

毛劍卿直接指出,這種心理狀況其實就是對我們整個社會的一種深刻反映。沒有人想要當替罪羊,在這樣一個“網暴”肆虐的環境中,誰還敢在球場上秀球技?失誤可能就意味著身敗名裂,而在這種壓力下,任何個人的努力都變得微不足道。可以說,球員們為了不被“網暴”而選擇放棄進攻,最終導致的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乏味比賽。

這可真是一個惡性循環。在這種氣氛下,不僅僅是球員,甚至連球迷也可能變得面目全非。無論你在場上如何拼搏,似乎與“網暴者”的快感毫無關系,他們只在乎是否有一場熱鬧的戲劇上演。這就是慘淡現狀,讓人對國足未來的表現依然感到無比心寒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