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體:職業足球人情世故逐漸被規章制度所取代,嚴格執行準入資格

1月8日,來自中國足協的最新消息如寒風刺骨,49家俱樂部順利通過了職業聯賽的準入審核,然而,滄州雄獅、廣州隊和湖南湘濤三家卻無情遭拒,無法在即將到來的賽季中護航。東方體育日報對此展開了深刻反思,表明隨著監管的逐漸嚴格,往日那些潛規則與人情世故的影子開始在規則面前逐漸消散。

中國足協的新聞發言人對此次準入的決定給出了明確的解釋,列出了三大原因:首先,這些俱樂部因國際及國內欠薪問題,缺乏必要的支付憑證,顯示出其支付能力嚴重不足;其次,在準入公示期內,部分俱樂部未能妥善處理債權人的合理投訴,留下了債務隱患;最後,這些俱樂部因為經營風險的全面檢視,被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,未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自身解決債務的能力。

東體進一步指出,中國足協首次引入獨立法律機構進行評估,為這一決策增添了權威性,這意味著不再容忍那些輕視規則的行為。2025賽季,中乙的空缺將由合資格的中冠球隊填補,但目前由於足球反腐敗的第二批名單尚未揭曉,某些答案尚需耐心等待。

自2020賽季起,足球界開始忍痛割席,天津天海、江蘇蘇寧等球隊陸續退出,頂級聯賽大範圍的消失,著實讓人感慨萬千,殘酷的現實終究讓人感受到無情的變化。

而對於2025賽季的準入審核,外人的眼光或許僅是表面的重復,但對業內人士而言,這已然是一個劃時代的信號——“依規行事”不再是一句口號。一天之差,滄州雄獅如同一只離群的孤雁,而部分隊員對分期付款計劃的拒絕,顯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新賽季的三級職業聯賽,或許將由新成立的職業聯盟來管理,讓人期待未來的準入工作愈發嚴格,各俱樂部需心存敬畏,唯有如此,方能在這片廣闊的競技場上迎接新的挑戰與榮光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