茍仲文自稱焦慮 中國足球依然原地踏步

茍仲文宣布自己被“雙開”,這一消息無疑是中國足球發展的又一次“重大”裏程碑。在其任內,他自信滿滿地向外界提出自己的看法:“中國足球一直在低水平徘徊”,這句金句無疑是一種自我揭露,讓人忍俊不禁。畢竟,面對慘不忍睹的現狀,居然能意識到“我們工作沒有做好”可謂是自我反省的勇氣。

他指出,中國足球發展的“頑疾”與我們的管理體制密切相關,但深層次的問題,還是對中國足球改革與發展總體方案的落實不力。難道這種“落實上的差距”並非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笑話嗎?他大言不慚地表示,現狀反映出了一些形式主義的表現與急功近利的態度,仿佛混淆視聽的同時,卻不忘為自己和同仁的失責找個臺階。

至於未來的改進措施,他的計劃似乎讓人感到耳熟能詳。他提到要“堅定走改革之路”,然而,這條路上的石頭恐怕是比他想象中更堅硬。說到青訓,他又給我們上了堂“教育課”,強調要真正推進,而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。看起來,青訓的“牢騷”問題,仍舊需要更多的人去翻山越嶺,顯然不是一句話就可以解決的。

至於足協換屆,茍仲文更是神奇地強調到“體育總局是監督指導,不是領導”,這一點可以說是顛覆了我們對體育總局的理解。乍一看好像在強調責任劃分,但更多的人恐怕只想問:“你們究竟在幹嘛?”再者,建設一個“廣泛性、代表性、專業性和權威性”的足協,聽起來就像在給老式鍋爐添加了一些現代設備,結果能否一下子變成高效熱水器,想來還得看後續的演變。

總之,茍仲文這番話,雖有幾分誠懇之意,但真要讓人信心滿滿,恐怕依然需要更大的努力與誠意。而中國足球急需的,不僅僅是口號,更是切實的行動與實質性的變化。至於最終能否把這張藍圖繪到底,看來時間才是最好的答案。

相关阅读